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到,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
因此我们应该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岳庄红色记忆馆是村两委以岳庄抗战英雄金光革命事迹为主打造的红色教育基地,展陈面积有300多平方米。
展馆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全家抗战,光辉满山东。
岳庄历史悠久,起初名挪庄,据传汉武帝封禅泰山时得名岳庄。上千年来,回汉各族百姓生活在这里,他们团结协作、繁衍发展。岳庄清真寺和关帝庙相距不足百米,数百年来,回汉百姓互相扶持、相互依存,荣辱与共、生死相依,直到今天还保留着互帮互助的美好传统。
抗日战争前,岳庄有回族730人,是当时泰安较有影响的村落。
1937年底,日寇侵入泰安,他们在泰安建立据点、制造惨案、残害百姓。在黄前惨案中,当时赶集的岳庄百姓就深受其害。这是1940年泰安抗战形式图和日伪据点分布图,很清楚,岳庄是被日为据点包围着的。
日寇的残暴,金光家庭也深受其害。他们杀死了金光的堂哥金永祥、毒打了金光的爷爷,逮捕关押了金光的母亲金杨氏50多天,金杨氏出狱后,很快就逝世了。
面对日寇的残暴,在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的感召下,作为血性青年,金光带领家人和泰东各村回族青年奋起反抗,他们从泰山的东部走上抗日前线。谱写了一篇篇气壮山河、感人至深的抗战故事。
金光的父亲金泽普1938年参加革命,任泰运区回民抗日学校校长,组建泰运区回民抗日宣传队,他“识文断字,潜心教育,克服各种困难办学,为抗战培养了大批人才,可谓桃李满战场”。
“七七事变”前,金光便积极从事进步活动,与金晓村等同志一起,组织‘回民青年学友会’,出版进步刊物,广泛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七七事变”后,金光在冯玉祥主办的泰山武训小学任教,“利用教学,组织青年学生宣传抗日救国,不当亡国奴。”
抗战时期,金光家庭祖孙四代,十几个人为抗战抛头颅、洒热血,成为当时泰安有影响的回族抗战家庭。
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后,泰安回族抗战共形成两支队伍,一为泰西回民抗日武装,一为泰东回民抗日武装。泰东回民抗战以金光、金益三等为主要领导。
1939年10月,泰西人民政府在老鼠峪召开成立大会。会上,金光同、金晓村、杨海峰、马安才等人共同商议,分头动员回民参军,组织回民基干大队。
1941年1月,两支队伍在岱岳区满庄镇泥沟村合编为回民基干大队,共百余人。金晓村任大队长,下辖两个中队。第二中队仍单独在泰东活动,金光、杨信任正副队长。
抗战时期,金光率回民群众、战士,抗击日军、铲除汉奸,共进行大小战斗数百次,令敌人闻风丧胆。夜袭杏叶是金光留下的较为传奇的抗战故事。
为普遍、深入的全面动员泰安回族群众参加或支援抗日战争,金泽普、金光父子建议泰西回民抗日救国会成立回民抗日宣传队。1943年,泰运区回民抗日宣传队在齐河县农村组建,金泽普、丁英世成为宣传队的实际负责人,队员多很快发展到60余人。宣传队在泰安周边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抗战动员。
宣传队采用唱歌、跳舞、说快板、呼口号、写黑板报、读报纸、讲故事、拉家常、演短剧、写标语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在老百姓中开展抗日宣传,主要以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为讲解和宣传辅导材料。
编唱抗战歌曲是很好的动员形式,抗战时期,泰安回族共有200多首抗战歌谣。这是较有影响的《回民支队大合唱》,这首歌表明了回族群众在共产党领导下抗战到底的决心和信心。
1942年3月初经上级批准成立了泰西回民抗日救国委员会,金晓村为主任,金光、金振东为副主任,赵曼石为秘书,委员有米英俊、洪占伍、洪占一、马千里、金泽普、张廷信、丁作政、金益三等。抗日救国会接受泰西地委、专署领导。在救国会内设立党小组,后来又成立了党支部,金晓村任书记、金光任支部委员。
泰西回民抗日救国会的宗旨及任务是:
(1)深入回民群众,以各种形式宣传党的民族政策;
(2)加强回、汉民族团结,共同抗日救国;
(3)动员回民青年参军参战,交纳公粮,加强对回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教育;(4)教育回民群众识破敌人的一切阴谋。
l943年金光在此当选为冀鲁豫边区参议会参议员。当年10月,在八路军冀鲁豫边区行署会议上,金晓村、金光向大会提出了回民抗日学校的建议。这一提议得到了邓小平、宋任穷、薄一波等领导同志的赞成。后经泰西专员公署批准,于1944年秋成立于齐河大园庄村,暂时定名为泰运区回民抗日学校,后来改为泰运区伊斯兰学校。
金泽普任校长,金光等回民抗战领导同志多次到学校授课,培养学生近百名,这些学生都成梁成才,多为师职以上干部。
为解决抗战队伍的后勤保障供给,金光等想了一切办法。他们积极劝捐,1941年4月,金光等人来到西关回民街找到了米英方的儿子米清鑑,劝其捐款。米家连续5次捐款近6万元,由崔子明办理了捐款手续。
泰西抗日救国会曾在西南龙山官庄建了一个军鞋厂,金光任厂长有20余名工人多为回民,产品主要供给泰西县大队、回民抗日大队、回民抗日学校。后来由于环境恶化,高方圃(金光之妻)用五辆木轮车押运到金永增家隐藏,不久,金光、弭光振、高方圃等10人,利用夜间转运到大梭庄,由金宗爱保存一年之久,最后移交给了八路军渤海军区。
金宗爱掩护军鞋,成为我党领导下军民一家亲的佳话。
为方便信息情报等工作,1946年金光、金晓村等创建泰西汶阳合作社,社址在马庄,后迁聊城。马千里任合作社经理。合作社表面上经营粮油棉麻,实际上是我党的地下情报站,为我党传递情报、转运军火弹药、掩护革命战士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1年,金晓村与金光及其通讯员共四人,接受赵杰支队长和原中共泰安临时县委书记鲁宝琪等同志指令,多次传递密电码、情报,他们多次圆满完成任务,打通了一条由齐河——赵家营——小金家庄——党家庄——刘家林——岳庄——大梭庄——鲁东南山东军区的秘密交通线。
掩护江华同志过境是金光、金晓村他们在秘密交通线上的一个出色成绩。
1941年初秋,金光等奉命护送江华、江华夫人吴仲廉、孩子以及6个警卫人员外加两匹马过津浦铁路去延安。他们先把吴仲廉一行在夜里安置在离党家庄十几里路的刘家林村,次日,鲁宝琪化装成商人、吴仲廉扮作商人妻子骑着小毛驴,一名警卫员在前头牵驴,金益三在后面赶驴,另一个警卫员用筛子挑着孩子到达小金庄,晚上在小金庄住宿。第二天,鲁宝琪装束依旧,金益三换上青布大褂,吴仲廉则一身农妇装扮和孩子坐在大车上,两个警卫员跟着,带着两竹篮鸡蛋、挂面、点心等礼物,装成去齐河县纪家庄吃面样子出发,顺利到达齐河五龙庄军分区,江华赠送护送队三支手枪,以示奖励。至此,护送江华和夫人的任务胜利完成。
解放战争时期,金光留在地方工作,他积极支持前线抗战,先后担任泰西县委委员、边区民族部副部长,泰西回协主任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刘格平同志秘书。1951年,在中央民委二司工作;当年毛主席赠予“文房四宝”一份。
为支援边疆建设,1955年,中央决定把在国家民委工作的金光调回山东省民委,具体负责移民工作。当时,泰安等地回族一路由杨盛印带领移民东北,一路由丁茂永带队移民青海。为解决移民内蒙古的回族百姓面临的生活困难,金光与当时泰安县副县长金益三等专程前往移居地慰问移民、解决困难。
第二部分
抗日战争时期,金光是泰东回民抗战的领导人物。在他的影响下,泰东各村,尤其是省庄五庄院回族踊跃抗战,形成了全民抗战的局面。五庄院回族同胞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医生抗战以岗上村金德池、金茂岳为典型。1938年初,金茂岳来到延安,参与创建延安中央医院,主持妇产科事务,成为当时党的领导人的保健医生,他在妇产科为3000多红孩子接生,这里面有李讷、陈伟力、林豆豆等等。他曾为毛泽东治疗肩周炎,为任弼时夫人陈琮英做手术。鉴于其精益求精的医术,坚定的政治立场,低调朴实的为民情怀,当时中央组织部部长陈云同志介绍他入党、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同志都曾给他题词表彰。
五庄院的青年学生是当时泰安回民抗战的重要力量。其中以赵曼石、金益三等为典型。赵曼石在泰安三中,创建进步刊物《蔷薇》《寒鸦》,传递革命思想,遭到镇压。他曾因掩护泰安县委书记朱玉干同志被捕入狱。
赵曼石、金益三等于1932年创建中国共产党泰安县委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即省庄镇二十里埠村党支部,金益三任书记。抗战时期,金益三曾担任泰西回民基干大队第一中队一区队长、泰西回民基干大队护送交通队队长。1948年,任长清渡江支前民工团团长,率领泰西八万多民工支援淮海战役。被华东支前司令部授予“支前模范”锦旗。
士绅抗战以东孙村米化森、米经周为代表。米化森曾担任上南仇乡乡长,成为当时著名的士绅。其子米经周自北京政法学院毕业后,担任南京国民政府蒙藏事务委员会委员,抗战前返泰。积极支援八路军粮食,其抗战救国言论得到罗荣桓赏识;1939年冬,罗荣桓曾到米家做客,后来米家成为泰西回民大队及我党地下交通站。曾被八路军和地方政府推选为泰运区回民抗日救国会委员及社会名流代表,先后多次参加“抗战动员万人大会”。
抗战时期,在金光等人动员下,各村回族青年踊跃参军报国。洪振甲、金广增、米国树、杨维才等成为较有影响的抗战人物。赵炳乾是被日寇砍头的著名抗战村长,金茂富、金玉庆等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部分
新中国成立后,在历届两委班子领导下,岳庄百姓团结发展。一届一届两委班子,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带领岳庄村奋勇直前,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上。
现任村支部书记、主任金晶先后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党代表。在金晶同志带领下岳庄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特色农业示范项目,先后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民族村。
目前,岳庄产业兴旺,在村居建设、农田改造、饮水工程、道路硬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目前,岳庄文化繁荣,先后建立了泰山乡村文化博物馆、泰山石文化博物馆、村史馆、红色记忆馆,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要;
目前,岳庄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各项工作,创建红石榴广场,把共同体理念做到家喻户晓。
各项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领导的关怀。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党组书记白山、省民宗委主任曹金萍、省民宗委副主任马辉等多次到岳庄指导工作,为岳庄村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结语
埋头苦干敢担当,砥砺奋进新时代。今天,岳庄村干部群众正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争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昂首向前,勇攀高峰,全力走在乡村振兴征程上。